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南昌大学硕博师生联手果农共破黄龙病难关

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

——南昌大学硕博师生联手果农共破黄龙病难关

为有效防控柑橘产业头号威胁——柑橘黄龙病及其传播媒介柑橘木虱,筑牢产业安全和果品质量防线,7月8日,一场“柑橘园科学安全用药暨柑橘黄龙病及柑橘木虱识别与防控”为主题的培训班在江西永修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由永修县农业农村局与江西云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聚集了省植保植检站专家、南昌大学香樟研行蜂拥而治,万无一虱”研究生社会实践队、县乡农技骨干、村干部及柑橘种植大户等百余名代表,共同谋划联防联控新举措。

(图:实践队师生在柑播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合影

理论课堂:识病辨虫,学防控

培训伊始,永修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代小江作动员讲话。他掷地有声地强调:“科学用药是保障柑橘品质的关键,更是守护绿水青山、维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代局长明确表示,全县涉农部门、技术骨干及种植户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核心理念。

(图:永修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代小江作动员讲话

随后,队长陈支航系统讲解了柑橘黄龙病的典型症状——叶片斑驳黄化和果蒂橙红而果身青绿“红鼻子果”,并详细解析了其唯一传播媒介柑橘木虱的生活习性与危害特征。与此同时,她结合政策导向,提出物理阻隔生物防治科学用药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强调要在加强苗木源头检疫基础上,重点推广利用亮腹釉小峰等天敌的生物防治技术“用虫子治虫子,既防木虱又防黄龙病,这法子又环保又管用!”种植大户黄选忠在记录亮腹釉小蜂防治案例时感慨道。

(图:队长陈支航讲解生物防治知识

(图:万滨老师作总结发言

(图:果农对照手册认真记录防治要点

(图:果农手持柑橘树枝叶对照课堂笔记讨论诊断

田间实操:诊病采样,习规范法

理论授课一结束,培训重心立刻转向实践操作。果农们纷纷拿出从自家果园带来的疑似病树枝叶,急切寻求专家“把脉问诊”“老师能不能帮忙看看这几棵有没有问题?”实践队师生运用刚刚讲授的理论知识,仔细比对叶片症状进行现场初步研判。虽然肉眼观察这些叶片无发现典型病症,但不能排除带病可能。”万滨老师一边向果农解释,一边组织实践队员们前往柑橘园地协助果农进行规范采样。

(图:实践队师生现场给出初步诊断

实践队员们跟随果农来到柑橘种植基地,同步开展实地调研与田间教学。看!这个叶片就是典型的斑驳型黄化,正是柑橘黄龙病早期的关键症状!”万滨老师指着叶片,向果农清晰指认病征

与此同时,实践队员们也在田间手把手指导果农识别关键取样部位,规范收集了多份疑似病株样品,并详细向果农说明了后续送检流程。指导过程中,队员们还见缝插针地开展访谈,细致记录果农种植生产实践中的痛点难点。这种“即学即用、现查现诊”的方式,让果农们直呼“既专业又踏实”。种植大户曾建国感慨道:“专家直接下到地里手把手地教,比光在教室讲实在多了!”

(图:万滨老师在柑橘园现场指认斑驳型黄化病叶

(图:队长陈支航指导果农查看柑橘木虱常见栖息位点

科技服务:精准检测,全程跟进

田间采集的样品会被第一时间带回南昌大学实验室。科研人员利用巢式PCRqPCR先进的分子检测技术对样品进行精确分析,力求在三天内锁定病原一周内出具详细的检病报告。

队长陈支航表示,这并非服务的终点:“我们将根据实验室出具的详细检测报告,为每一位送样的果农提供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和后续防控建议方案,并会持续跟进果园情况,确保科技服务落到实处,切实解决果农的急难愁盼。”这种从田间采样到实验室诊断,再到精准反馈与跟进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是团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图:实践队员在显微镜下挑取柑橘树枝叶上的柑橘木虱

(图:实践队员进行PCR加样环节

本次培训成功构建了“政府搭台、科技支撑、基层落实、农户参与”的高效协作网络在构建全域黄龙病联防联控体系上迈出坚实一步,有力守护果农的“钱袋子”和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金招牌”

与会者一致认为,这种融汇课堂理论与田间实践的创新培训模式,显著提升了基层对“柑橘癌症”黄龙病的预警与防控实战能力,为永修县柑橘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青年学子也在服务中深化了认知,一位队员动情地表示:“把实验室的成果真正播撒在果园,解决果农最迫切的问题,这正是我们科技助农的初心!”

生命科学学院院研究生会

供稿:陈恒莹 陈支航

供图:张小雨

初审:罗晓通

复审:王静

终审: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