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系列活动——南昌大学站”隆重举行
时间:2021-10-29 10:27:00 来源:作者:
“中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系列活动——南昌大学站”隆重举行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10月22日由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和中国植物学会女植物学家分会主办,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植物生理学会、江西省植物学会和江西生物工程研究会承办的“中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系列活动”在南昌大学智华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9位杰出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参加了本次活动。南昌大学副校长朱友林教授,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谢春华,江西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江西农业大学程建峰教授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大会。大会由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东教授主持。全校近200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女科学家集体合影
学生代表为女科学家献花
开幕式上,副校长朱友林教授为大会致辞。他代表学校向女科学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高度评价了女科学家们在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并介绍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南昌大学,指出我校在部省合建和江西省举全省之力建设的有利条件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殷切希望女科学家们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江西省及我校的发展、期待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勉励师生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加强交流、珍惜参加高端报告的机会。
副校长朱友林教授致辞
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兼女植物学家分会会长夏光敏教授代表女科学家讲话。她介绍了女科学家分会和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系列活动的基本情况,指出“校园行”活动的主旨是展示女科学家前沿学术成果及科研事业的同时普及植物生物学知识,活动自2013年开始以来,女科学家队伍建设日趋完善、学术报告水平日益提高、科普报告更加生动有趣,已成为国内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植物科学领域的“品牌”活动。
夏光敏教授作为女科学家代表发言
上午5位女科学家作了丰富多彩的前沿学术报告。国家自科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田世平研究员的《果实成熟调控的分子机制》报告,揭示了乙烯信号转导途径的上游转录因子RIN调控果实成熟的机制,发现RIN可以直接调控乙烯合成相关基因ACO、糖酵解相关基因PGK、次生代谢相关基因PNAE以及芳香物质代谢相关基因LOX、HPL和ADH2的表达,从而影响果实的风味、色泽与成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宁宁教授的《基于“畅流”机制的大豆氮素利用效率调控》介绍了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强“源”、扩“库”、畅“流”对大豆优质高产农艺性状形成的重要性,提出了提高大豆氮素利用效率的途径以及分子机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洁教授的《植物生殖发育中RFCs的功能研究》报告,介绍了RFCs在水稻、拟南芥等生殖发育中的重要生理功能与作用机制,揭示了RFCs在DNA复制、DNA重组、DNA修复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等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相关事件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才、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辛秀芳研究员的《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的“博弈”》报告,揭示了植物两大类免疫通路PTI和ETI并非独立发挥功能,而是存在相互放大的协同作用,从而保障植物在应对病原菌的入侵时能够输出持久且强烈的免疫响应,为全面理解植物的免疫系统架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国家自科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杨淑华教授的《磷酸化修饰在植物抗寒性中的作用》报告,指出蛋白激酶OST1被低温激活后可磷酸化多个下游组分,包括低温正调节因子ICE1、新生多肽链复合体组分BTF3L与E3泛素连接酶PUB25/26等,进而影响CBFs蛋白稳定或基因表达,最终正调控植物的抗冻性。揭示了拟南芥低温信号转导的磷酸化调控机制。
下午4位女科学家作了深入浅出的科普报告。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会长、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夏光敏教授的《小麦与人类文明》报告,讲述了小麦的演化与驯化、小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小麦与中国文明、改良小麦的智慧以及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与主要瓶颈等,让大家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重新认识小麦。国家自科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廖红教授的《一方水土养一方茶:科技助力茶产业发展》报告,介绍了茶树的起源、茶饮与健康、武夷岩茶的种植特点与冲泡特性,并就利用氮磷协同高效、以磷增氮的方式创建的“茶园套作氮磷协同高效大豆和土壤生境优化技术” 与大家进行深入探讨。国家自科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刘宏涛研究员的《植物的眼睛》报告,介绍了植物的“眼睛”——光受体,包括隐花色素、光敏色素、紫外光受体与向光素等,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庇荫反应、开花、生物钟、温度适应与向光性等过程中的功能与调控机制。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女植物科学家分会会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顾红雅教授的《植物与人类文明》报告,讲述了作物驯化与人类文明、农业与人口增长、原产中国的作物或水果以及中国作物引种的历史与实例,另外还倡导要保护好重要作物的野生资源,要科学理性地面对转基因作物问题。科普讲座后,全体女科学家们和与会师生开展了“面对面零距离交流”。针对师生提出的科研人员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水果蔬菜如何保鲜、茶与养生、如何处理科研和生活之间的冲突、如何进入一个全新的科研领域、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如何阅读文献与选择研究方向等一系列问题,女科学家们给予了耐心解答。
女科学家们与会师生面对面交流
会议期间,女科学家们还利用中午等休息时间参观了南昌大学校史馆和多样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院际銮书院,参观期间为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本次活动以专家报告和师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展开,科学家们不仅分享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生动有趣的科普故事、还分享了科学研究背后的苦与乐、成与败、得与失等经历。本次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活动激发了同学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与信心,激励同学们脚踏实地学习,积极投身到科学研究之中,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