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度生态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南昌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附件2

南昌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南昌大学

代码:10403

授权学科(类别)

名称:生态学

代码:0713

授权级别

博士

硕士

2025 1


一、总体概况

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2学科建设情况............................................................................2

3 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3

4 研究生导师状况(总体规模、队伍结构)..............................3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

1 思想政治队伍建设....................................................................4

2 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4

3 学位点文化建设........................................................................5

4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6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7

1 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8

2 导师选拔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情况.............................................8

3学术训练情况............................................................................9

4 学术交流情况

5 研究生奖助情况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 人才培养

2 教师队伍建设

3 科学研究

4 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5 国际合作交流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 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20

2 主要存在问题分析..................................................................20

3 学位论文抽检、盲审情况.......................................................20

六、改进措施.....................................................................................21

1 改进措施.................................................................................21

2 拟定发展目标..........................................................................21


一、总体概况

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南昌大学(原江西大学)生态学学科由著名生态学家林英教授等创建于20世纪50 年代,2006 年获批生态学硕士点,2013 年设立江西省唯一的生态学本科专业,2014年教育部备案设置生态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博士方向。建有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草局江西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和江西鄱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等一流科研与人才培养平台。拥有涵盖各大生物类群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学科团队共22人,高级职称15人,具博士学位21人。近五年主持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近百项,科研经费3200万元;获省级以上科研和教学奖励3项;培养硕士生57人,获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11篇。

2024年,学位点总招收23名研究生,毕业19名研究生,论文通过盲审,且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得学位,目前均已就业。学位点2名毕业生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获省政府奖学金。学位点教师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竞赛奖项7项,5名教师获省创新创业优秀指导老师。研究生发表论文近20篇,参加学术会议40余人次。学位点导师获国家基金3项,省基金5项,发表SCI论文22,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2.学科建设情况

位点自设立以来,围绕江西动植物资源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螨类多样性及资源利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变、特色植物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利用、流域生态学研究等方面在国内形成了明显的优势。我院的生态学科研究紧紧围绕江西的区域特色并为地方经济服务,在学位点发展过程中,构筑了研究区位优势明显、学科人才结构合理、科学研究平台完备等学科优势,相应地形成了以鄱阳湖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湿地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特色植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农业螨类和水生动物资源利用等学科特色。在鄱阳湖及流域生态演变及科学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生态农业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生态学学科一直是南昌大学重点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在全国第5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C”类学科。

3 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4年,生态学专业招收研究生共23人,在读研究生共42人,其中202321人,202221人,毕业研究生19人(2021级)。所有毕业生均获得硕士学位,截202412月,19名毕业生全部完成就业100%其中4名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艾慧、邹杨、喻琢、钟家美),3名毕业生进入曲靖市生态环境局金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余干县公安局等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有4名毕业生进入南昌工学院、遂川县第二中学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曾巩学校西安市莲湖第三学校等学校任职。此外,2021级另有2名研究生硕博连读(章圳、周鹏)就业情况良好。

4 研究生导师状况(总体规模、队伍结构)

生态学专业现有导师14名,其中教授/研究员共6名(葛刚、夏斌、阮禄章、戎俊、邹志文、向小果),副教授/副研究员6名(余潮、辛天蓉、王文娟、黎磊、应智霞、沈瑞昌,中级2人(张剑、万滨)包括博士生导师6人,所有导师均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上7人,45岁以下7人。

此外,柔性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引进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牟晓真、国内复旦大学的陈家宽(特聘讲座教授、流域生态学研究所创始人并兼任所长)、李博(种群生态)、吴纪华(动物生态)、傅萃长(鱼类生态)、赵斌(流域生态)、马志军(鸟类生态)等教授任兼职特聘教授,每年来学校工作1~4 个月。有力带动了学科教师队伍的发展。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研究生配有专职辅导员罗晓通,同时还有兼职辅导员钟丽梅、崔磊磊参与管理工作,均为学院在职职工,建立了成熟完备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此外,各年级均成立了党支部,由教师担任支部书记,产生了如王静、崔磊磊等优秀党务工作者,每个研究生党支部均有1名党委委员负责联系,指导支部开展各项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2. 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位点注重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具体做法有: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挖掘生态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爱国情怀、生态文明、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道德融入课程教学;

二是充分发挥江西红土地教育资源作用,并与生态绿色资源有机结合,在生态考察、项目研究、社会服务中传承红色基因;

三是充分利用课题组组会和党团组织活动,在学习交流中融入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的互动交流;

四是充分利用导师资源,导学与育人相结合。关心学生切身利益,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利用所学专业服务老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帮助学生创业就业,养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家国情怀;

五是充分发挥思政队伍作用和文化育人功能。建立专职辅导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在实验室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学位点注重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狠抓理论武装,学位点导师邹志文作为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获得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个人荣获新时代赣鄱先锋“一心为民好书记”称号,2024年通过了全国样板支部的验收,同时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为学位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先锋引领作用,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在2024年,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开展多项活动,包括集体观看《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示范微党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12次,党建学习近20次。党支部成员参加“香樟研行” “信仰筑梦之旅”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南昌大学2024年优秀社会实践队。2023级王丹获得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2023级陈尚获得十大优秀学生干部,2022级孔新研获学院十大学习标兵、优秀先进个人,辅导员罗晓通获得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3. 学位点文化建设

围绕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弘扬“井冈山精神”,将中国文化贯穿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定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注重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相结合。同时,依托专业优势,强化教师的引导与责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学院持续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引导与管理,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同时,通过党建先锋引领,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与教育培训,特别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和行业规范、职业伦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学院引导、营造“不断进取、不懈拼搏”的文化氛围,激励学生自我提升、追求卓越,进一步夯实人才培育的思想基础与文化支撑。

学院还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学位点设有学术交流沙龙,不定期举办,用于研究生文献交流,实验进展汇报,所有导师同时参与,进行思想碰撞,完善科研思路,启发创新思维。

4. 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聚焦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学院坚持服务师生实际需求,注重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专业化和高效化,通过完善制度和优化流程,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学院建立了研究生个人信息档案,动态掌握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确保服务精准到位。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化,涵盖课程安排、导师职责、科研要求和宿舍管理等多个环节,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为提升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学院通过搭建师生沟通平台,收集意见反馈并迅速落实整改,及时回应师生诉求,营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育人实效。学院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着力推动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院领导通过思政课、主题班会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引导研究生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导师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凭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与职业素养。同时,学院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健康,通过面对面谈心、线上沟通等渠道,精准开展思想引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同,形成内在动力,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升学生服务质量,精准关怀助力成长。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奖助学金评审机制不断完善,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促进全面发展。学院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舒缓压力、解决困扰。针对少数民族、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学院建立关怀档案,及时提供生活和学业支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院的关爱。此外,学院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常态化开展安全培训与宿舍、实验室隐患排查,强化学生安全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保障和谐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

完善监督评估体系,推动管理服务创新。学院注重强化监督评估机制,不断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通过定期开展检查与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整改不足,确保管理服务提质增效。学院充分听取师生反馈,持续优化流程与服务模式,推动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学术诚信建设也得到高度重视,学院通过专题教育与道德培训,引导学生坚守学术规范,营造严谨求实的学术氛围,确保优良学术风气的稳步提升。

创新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为适应新时代管理需求,学院积极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线上线下联动平台,实现师生信息共享与高效沟通。学院通过强化班级干部与党员队伍建设,提升组织管理能力与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育人氛围。安全管理方面,学院聚焦宿舍、实验室和心理健康等关键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与隐患排查,切实保障学生安全,营造稳定、健康的校园环境,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课程建设方面,学位点导师辛天蓉申报并获得2024年南昌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基于科教融合的生态学研究生创新思维和科研素质培养研究——以《进化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戎俊等的研究生课程《分子生态学》的在学银在线上线;夏斌等负责的研究生课程《生物进化与系统学》智慧树平台上上线邹志文等负责的《产教双向赋能范式下构筑生态学研究生教学实践多元路径探索》获南昌大学研究生层次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分子生态学》一书正在进行第二轮修订,拟于2025年出版。

2、导师选拔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导师队伍的选聘、培训和考核均按照《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上岗和招生管理办法》执行。每年上岗导师必须经过学院学位委员会的考核、认定,学院特别强调,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导师,暂停上岗招生:

1)学术行为不端,或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2)所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在各级抽检中出现不合格;

3)在教学、招生含自主命题和指导等工作中出现重大责任事故,或存在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并造成不良影响;

4)导师招生后将研究生转由其他人指导的(正式签署协议的联合培养除外)。

学位点在导师成长过程中给予培养支持,学位点本年度遴选黎磊副研究员成为硕士生导师,此前已安排其与学位点其他导师合作指导多名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

此外,制定了《生命科学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生命科学学院师德师风考核实施办法》《生命科学学院意识形态长效机制》等制度,根据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建立师德师风负面处理机制,规范教师履职履责,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良好的师德师风结出硕果,2024年学位点导师夏斌和张剑获学院十大教师育人先进个人,邹志文获南昌大学优秀班导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此外获学院突出贡献奖。夏斌、邹志文、辛天蓉、张剑、赵耀等获江西省创新创业优秀指导老师

3、学术训练情况

学位点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基础科研能力训练,对在读研究生开展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精品课程》的培训。课程主题包括了重点实验室概况及发展规划,文献检索、阅读、分析与综述,论文的研究设计、写作及答辩,实验室安全及管理制度解析等。

在多重学术训练下,本年度学位点研究生发表近20篇论文,具体情况如下表:

生态学研究生2024年发表论文情况表

序号

论文题目

刊物

学生姓名

作者排序

1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MAPK cascade gene families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their roles in response to cold stress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邢凯峰

第一作者

2

Variation in Fruit Traits and Seed Nutrient Compositions of Wild Camellia oleifera: Implications for Camellia oleifera Domestication

Horticulturae

邢凯峰

第一作者

3

普通油茶良种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邢凯峰

第一作者

4

不同种源野生油茶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邢凯峰

第一作者

5

冷胁迫下普通油茶CCCH型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和分析

经济林研究

邢凯峰

第一作者

6

中国水生蔬菜作物野生近缘种多样性热点区域模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张立冬

第一作者

7

鄱阳湖白鹤在越冬期不同阶段的食物组成

生态学报

卞庆

第二作者

8

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Panonychus citri (Acari: Tetranychidae) exposed to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cyffumetofen

Crop Protection

孔新研

第二作者

9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mmonium Transporter (AMT) Genes 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Genes

户文慧

第一作者

10

Plastome evolu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a recently radiated genus Vanda (Aeridinae, Orchidace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雷万顺

第一作者

11

Non-Additive Effects of Inundation Duration and Soil Depthon Seed Banks in a Shoreline Meadow of Poyang Lake in China

Diversity-BASEL

贾春玉

第三作者

12

Express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dipokinetic hormone reveal its different roles in larval development and female fecundity in 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 (Acari: Tetranychidae)

Insect Molecular Biology

孔新研

第一作者

13

Reproductive and detoxifying responses of Panonychus citri (Acari: Tetranychidae) to sulfoxaflor stress

Crop Protection

孔新研

第二作者

14

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柑橘全爪螨的发育和
繁殖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孔新研

第一作者

15

The deficiency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gene in Aleuroglyphus ovatus increases its susceptibility to phoxim and natural pyrethrins and inhibits its reproductio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廖斌斌

共同第一作者

16

Impact of modified atmospheres enriched with carbon dioxide on the survival,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Aleuroglyphus ovatus (Troupeau, 1878).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

廖斌斌

第一作者

17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old tolerance in Aleuroglyphus ovatus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enhancement of trehalose transport facilitated by genes encoding trehalose transporters.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

廖斌斌

第三作者

此外,学位点重视研究创新能力的训练,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取得良好的成绩,情况如下:

生态学研究生2024年参加竞赛获奖情况表

序号

论文题目

刊物

学生姓名

1

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金奖

艾慧、黄江文、廖斌斌

2

全国第一届高校数智化商业决策创新大赛

特等奖

黄江文

3

第十四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铜奖

艾慧、黄江文、廖斌斌

4

第十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金奖

艾慧、黄江文

5

九江市“红色后浪 青春建功”项目评审大赛

特等奖

钟欢

6

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项目竞赛

银奖

钟欢

7

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

银奖

钟欢

4学术交流情况

积极推动学生参加学术交流,2024年,学位点承办了第十三届南方八省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广东、香港和澳门等7个地区的专家,面对面与师生交流,极大地拓宽了学位点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师生们学术研究的兴趣。此外,本年度学位点研究生参加了全国各地的学会会议,参会40人次,进行学术汇报30人次,获学术报告奖20人次,大大提高了研究生学术交流能力,促进了科研思维训练

生态学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及汇报获奖情况表

序号

会议名称

地点

学生姓名

报告获奖

1

第四届全国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学生研讨会

江苏连云港

张立冬

优秀报告奖

2

中国昆虫学会第十四届蜱螨学学术讨论会暨蜱螨专业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

贵州贵阳

孔新研

优秀报告二等奖

3

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江西省昆虫学会学术年会

江西赣州

孔新研

优秀报告二等奖

4

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江西省昆虫学会学术年会

江西赣州

罗习滔

优秀报告三等奖

5

中国昆虫学会第十四届蜱螨学学术讨论会暨蜱螨专业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

贵州贵阳

江晨煜

优秀报告三等奖

6

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江西省昆虫学会学术年会

江西赣州

江晨煜

优秀报告三等奖

7

中国昆虫学会第十四届蜱螨学学术讨论会暨蜱螨专业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

贵州贵阳

王海凤

优秀报告三等奖

8

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江西省昆虫学会学术年会

江西赣州

王海凤

优秀报告二等奖

9

中国昆虫学会第十四届蜱螨学学术讨论会暨蜱螨专业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

贵州贵阳

廖斌斌

优秀报告二等奖

10

第十二届南方八省动物学学术讨论交流会

湖南长沙

黄江文

优秀报告二等奖

11

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江西省昆虫学会学术年会

江西赣州

黄江文

优秀报告一等奖

12

第十九届国际河流与湖泊环境会议

湖北武汉

周锐

13

第十三届南方八省动物学术研讨会

江西南昌

罗习滔

优胜奖

14

第十三届南方八省动物学术研讨会

江西南昌

孔新研

三等奖

15

第十三届南方八省动物学术研讨会

江西南昌

王周灿

优胜奖

16

2023年华中昆虫学会

河南郑州

廖斌斌

优秀报告二等奖

17

第十三届南方八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江西南昌

刘河君

优胜奖

18

第十三届南方八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南昌大学

刘坚

优胜奖

19

江西省植物学会

江西吉安

王丹

 

20

华中昆虫学术研讨会2024年学术年会

湖北武汉

谢颖

优秀奖

21

第十三届南方八省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江西南昌

谢颖

优胜奖

22

华中昆虫学术研讨会2024年学术年会

湖北武汉

吴义辉

优秀奖

5、研究生奖助情况

为了鼓励研究生更好学习和科研,学位点根据学校学院制定的相关制度进行奖评。主要制度包括《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学术成果认定及综合得分计算办法》、《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首次评定办法》、《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首次评定办法》、《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次评定综合成绩计算办法》、《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末次评定综合成绩计算办法》等。

学位点按照南昌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进行奖助。该体系主要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政府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研究生助研金、研究生助贷金、研究生困难补助金等十类奖助项目组成。上述奖助学金分别按不同等级、不同比例设定。学业奖学金分为特等、一等、二等,覆盖面100%,生态学研究生获特等10000元)、一等8000元)、二等4000元)人数分别为122920;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其他奖学金,奖励优秀在校生,获奖面15%学位点2022级研究生邢凯峰、张立冬、孔新研、雷万顺、廖斌斌、户文慧等6人获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000元)2021级邹杨获省政府奖学金10000元),取得大丰收。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人才培养

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统一,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学位点建设为基础,通过对学科学位点的“扬优、支重、老、扶新”,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学科与专业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破原来按单一学科设课的方式,利用相关学科的教学、实验平台进行整合,形成模块化、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交叉学科的实验、实践课程,开阔视野,训练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培养。

坚持实践育人,注重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丰硕成果。2024年度,本科生或研究生主要团队成员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1项。

2.教师队伍建设

学位点重视人才队伍搭建,尤其是对外合作交流,沈瑞昌副研究员结束了瑞典隆德大学一年的访学,段星至也获得留学基金委资助,即将前往美国进行访学。

3.科学研究

本年度,生态学学科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SCI论文22篇,其中一区TOP期刊5篇,授权实用新型41025日,在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博物馆组织了“中法环境月”,进行了昆虫标本制作、昆虫识别、昆虫科普知识讲授,为期1个月,接待参观人员近万人,在南昌大学网站进行宣传报道。承办了第十三届南方八省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2023-2024年度生态学教师部分科研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

执行年限

项目经费(万元)

负责人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湖泊溶解有机碳浓度的变化对沉水植物、附着藻类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

2025.01-2028.12

32

黎磊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大豆全基因组miRNA的鉴定及其在驯化过程中的作用

2025.01-2028.12

32

钟丽梅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内外寄生蜂毒液调控柑橘木虱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

2025.01-2028.12

32

万滨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兰科吻兰族的系统学研究及其区域丰富度差异成因探讨

2024.01-2027.12

32

向小果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内陆湿地鱼类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氮磷释放规律

2024.01-2027.12

32

刘以珍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南方稀土尾矿苔藓结皮对基质磷循环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2024.01-2027.12

32

蔡奇英

7

宜春市林业局

宜春市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资源补充调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2023.01-2024.12

69.3

管毕财

8

元翔(福州)国际航空港有限公司

福州机场鸟情调研、虫情监测服务项目

2023.03-2025.03

56.8

阮禄章

9

江西破浪

ZX127鉴定试剂盒创制及品质改良

2023-2025

40

余潮

10

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

水生生物监测服务

2023-2023

39.7

吴小平

11

石城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监测(续建)项目

2023.11-2024.10

29.99

阮禄章

12

石城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监测(续建)项目

2023.11-2024.10

29.99

阮禄章

13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湖池、沙湖栖息地生态环境定期监测项目

2023.06-2023.12

29.1

沈瑞昌

14

江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潜在食药同源植物半蒴苣苔的全基因组研究

2023.07-2027.06

20

向小果

15

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

2023年度中华穿山甲专项调查(上饶市玉山县外业调查)

2023.05-2023.12

12.96

阮禄章

16

庐山市蓼南乡人民政府

庐山市蚌湖周边水系生态修复

2023.05-2024.05

11.02

阮禄章

17

庐山市蓼南乡人民政府

庐山市蓼花池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期)

2023.05-2024.05

11.02

阮禄章

18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亮腹釉小 蜂毒液蛋白组分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2023.01-2025.12

10

万滨

19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

2024.01-2026.12

10

沈瑞昌

20

江西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油茶果实性状变异的分子基础及遗传资源挖掘

2023.07-2027.06

10

21

江西省财政科技专项包干制试点示范项目 基础研究类

江西省种子植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研究

2023.01-2024.12

10

向小果

22

江西省财政科技专项包干制试点示范项目 基础研究类

鄱阳湖洲滩湿地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关键机制

2023.01-2024.12

10

沈瑞昌

23

江西省财政科技专项包干制试点示范项目 基础研究类

沉水植物及其附着藻类对湖泊中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升高的响应机制

2023.01-2025.12

10

2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鄱阳湖监测-鄱阳湖物种(沉水植物、鱼类)多样性监测

2023.06-2024.04

8

25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南矶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项目

2023.10-2024.07

 

葛刚

2024年生态学学位点导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 Differential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endo- and ecto- parasitoid venoms on the Asian citrus psyllid Diaphorina citri. ENTOMOLOGIA GENERALIS. 夏斌. 一区

  2. Phylo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reticulate evolution of Camellia sect. Paracamellia Sealy (Theaceae).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戎俊. 一区

  3. The deficiency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gene in Aleuroglyphus ovatus increases its susceptibility to phoxim and natural pyrethrins and inhibits its reproductio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邹志文. 一区

  4. Variation in Fruit Traits and Seed Nutrient Compositions of Wild Camellia oleifera: Implications for Camellia oleifera Domestication. HORTICULTURAE. 张剑. 一区

  5. Fatty Acid Elongase Gene PcELO7 is Essential for Lipid Accumulation and Fecundity of Panonychus citri (Acari: Tetranychida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辛天蓉. 一区

  6. 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Panonychus citri (Acari: Tetranychidae) exposed to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cyflumetofen. CROP PROTECTION. 夏斌. 二区

  7. Extra-pair paternity enhances the reproductive fitness of urban Chinese blackbird.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阮禄章. 二区

  8. De novo assembly of a near-complete genome of aquatic vegetable Zizania latifolia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SCIENTIFIC DATA. 戎俊. 二区

  9. A synthetic bacterial community engineered from Miscanthus floridulus roots enhances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in ionic rare earth mine tailings. CHEMOSPHERE. 葛刚,吴兰. 二区

  10. Plastome Evolu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a Recently Radiated Genus Vanda (Aeridinae, Orchidace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向小果. 二区

  11. Ecological drivers of nesting behavior in a subtropical city: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n spotted doves. ECOLOGY AND EVOLUTION. 阮禄章. 二区

  12. Environment influences the genetic structure an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Sassafras tzumu (Lauraceae). BMC ECOLOGY AND EVOLUTION. 龚熹. 二区

  13. Enterobacteriaceae as a Key Indicator of Huanglongbing Infection in Diaphorina citr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吴兰. 二区

  14.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old tolerance in Aleuroglyphus ovatus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enhancement of trehalose transport facilitated by genes encoding trehalose transporters.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 邹志文. 二区

  15. Comparative and phylogenetic analyses based on the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 of Cornus subg. Syncarpea (Cornaceae) specie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刘以珍. 二区

  16.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Acari: Tetranychidae) on 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t cotton cultivars. CROP PROTECTION. 夏斌,邹志文. 二区

  17. Knockdown of the ABCG23 Gene Disrupts the Development and Lipid Accumulation of Panonychus citri (Acari/Tetranychid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夏斌. 二区

  18. Shallow sub-lakes 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ing the successful wintering of waterbirds in Poyang Lake, China. AVIAN RESEARCH. 阮禄章. 二区

  19. Impact of chromafenozide on the expression of Halloween gene and nuclear receptor gene in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夏斌. 三区

  20.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mmonium Transporter (AMT) Genes 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GENES. 余潮. 三区

  21. Genome survey and identification of key genes associated with freezing tolerance in genomic draft of hexaploid wild Camellia oleifera.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戎俊. 四区

  22. Identifcation and analysis of MAPK cascade gene families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their roles in response to cold stress.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张剑. 四区

  23. 极端洪水导致的外源营养和水位升高对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附着藻类和水质的影响. 湖泊科学. 黎磊.

  24. 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柑橘全爪螨的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辛天蓉

  25. 光照和营养水平对亚热带浅水湖泊中初级生产者的复合影响——基于微宇宙实验研究. 生态学报. 黎磊.

  26.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及温度敏感性. 湖泊科学. 沈瑞昌.

  27. 普通油茶良种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张剑.

  28. 中国水生蔬菜作物野生近缘种多样性热点区域模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赵耀.

  29. 鄱阳湖洲滩湿地植物演替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湖泊科学. 沈瑞昌.

  30. 冷胁迫下普通油茶CCCH型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和分析. 经济林研究. 张剑.

  31. 柑橘全爪螨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克隆及对饥饿胁迫的响应. 应用昆虫学报. 辛天蓉.

  32. 极端洪水导致的湖泊水位抬升和氮磷输入增加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复合影响. 湖泊科学. 黎磊.

  33. 不同种源野生油茶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张剑.

4.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在研究生培养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研究生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发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完善人格内涵、提升道德素养、塑造精神价值的引领作用,提升研究生思想涵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创新能力。

立足生学学科,根据江西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及农业大省的特点,结合我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江西自然生态和革命老区,形成了鲜明的绿色红色特色。学院稻渔工程、生物防治、油茶团队、人类衰老与老年健康、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结合井冈山、瑞金等红色革命老区,为服务地方产业扶贫作出了突出贡献。

5.国际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国际鹤类基金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持长期合作。与俄罗斯科学院瓦维洛夫普通遗传学研究所、俄罗斯奥卡鹤类繁育中心以及德国莱布尼茨淡水生态与内陆渔业研究所等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并发表论文3篇。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南昌大学生态学硕士学位点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办学思路清晰,学位授予标准符合国家要求。学位点立足鄱阳湖特色生态资源,形成了稳定的培养方向,导师队伍结构合理,办学规范,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依托国家级和省级教学与科研平台,学位点能够充分满足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培养需求。国家、省及校等多级奖助体系完备,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完善。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课程设置优化,培养过程规范,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毕业标准严格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在培养过程中,学位点注重科研创新训练和实习等关键环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思维突出。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新形势下对国际化、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以下不足:

1)师资数量总量不足,导师仅14名。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

2学位点建设经费不足

3)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小,与生态学科综合性学科特色及一级学科学位点不相称。

4研究生对外学术交流合作需要加强

2、学位论文抽检、盲审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4生态学共有19名同学15人参加了校级盲审,4名同学参加了院级盲审,所有毕业生均通过论文抽检和盲审,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得学位。

学位点毕业生陈佳、刘欣玉获得2022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滞后2年)

六、改进措施

1改进措施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

1)进一步加强学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团队建设。年均引进1-2位高层次人才,夯实科研团队,使学位点导师在30人左右。

2)争取学位点建设经费,加大投入。从双一流建设经费中获取支持,增加仪器设备的采购以及教学科研平台建设。

3)扩大学位点的招生规模。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学位点招生人数;利用招生宣传以及夏令营活动增加报考人数并提高考生质量,通过人才计划从研究生院获得更多的招生支持。

4)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对外学术交流合作,与国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项目,促进资源共享和人才交流;为研究生提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访学等机会,拓宽其国际视野,提升科研能力;鼓励研究生参与跨学科的研究项目,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2拟定发展目标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导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研平台建设为保障,充分发挥一流学科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通过5-10年的建设,将生态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建成“方向明确,特色鲜明,质量优良,成果突出”的国内一流学科学位点,学科评估达到B成绩,使之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生态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