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团队
时间:2024-03-01 03:34:00 来源:作者: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团队
一、团队介绍
现有教师10名,研究生30余人,主要开展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增养殖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重大科技专项4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经费6000余万元;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专利60余项,专著10本。
获批池蝶蚌“鄱珠1号”、萍乡红鲫2个国家水产新品种,制定国家和地方等标准10余项;构建了稻虾、稻蟹、稻鳖、稻鱼、稻鳅和稻蛙等6类稻渔工程模式和“渔-蚌-藻-菌”等净水新技术,首次提出了“一水两治、一蚌两用”理念,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了乡村振兴。
承担了全院各专业20门课程,水产养殖专业获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获国家级思政精品项目和“新农科”教改项目各1项、省级教改项目5项;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级精品课程5项,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指导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获得其他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特等奖等20余项。
二、团队成员简介
团队负责人:洪一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教育部生物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政协委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淡水珍珠养殖与育珠岗位科学家,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江西省水产动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省科技特派团团长;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南昌大学“稻渔工程”团队负责人。获“科技部科技特派员通报表扬(2019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负责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国家级思政精品项目负责人,教育部“新农科”教改重点项目负责人。
团队成员:赵大显,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委员、水产科学系主任。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第十、十一届淡水养殖分会委员,江西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江西省水产标准委员会委员,校级人才,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主编专著2部,参与制定地方标准3项。
团队成员:王军花,助理实验师。长期从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与高校基层教育管理工作,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骨干成员,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西省农业科技支撑项目3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金奖及公益影响力单项奖。
团队成员:盛军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校级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动物遗传与育种、细胞信号转导与调控。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7项,横向合作项目3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10余篇;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团队成员:彭扣,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层次人才服务团成员,江西省彭泽县水产科技特派团团长,江西省特种水产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校级人才,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委员,彭泽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智库人才,主持或参与各类项目19项,发表论文38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获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水产新品种1个,制定国家水产行业标准1项。
团队成员:胡蓓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校级人才,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水生生物学及健康养殖学研究。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参与获批国审水产新品种1个:池蝶蚌“鄱珠1号”,制定国家水产行业技术标准1项:《池蝶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各类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36篇,获批国家专利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参编出版著作3部。
团队成员:张万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校级人才,国际斑马鱼协会会员、中国水产学会会员、中国动物学会会员,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攻关项目等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进化等,在Science advances等著名期刊发表 SCI 论文近20篇。
团队成员:吴娣,博士,实验师。江西省科技特派员、江西省生态饲养学会理事、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骨干。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生殖生理、消化生理等相关研究工作,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相关论文发表于Tissue and Cell,Bioengineered等期刊,申请并获授权专利2项,参编学术专著3本。
团队成员:余桂兰,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生生物学及健康养殖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等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研究论文5篇。
团队成员:赵广,博士,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和发育生物学研究,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农业外来入侵普查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等科研项目多项。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近5年14篇。
水生生物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团队合影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2、水产动物发育遗传学;
3、藻类与水产动物生态养殖。
四、近五年承担的主要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渔农综合种养高质高效技术与轻简化装备,2023-2027。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井冈山绿色生态立体养殖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2021。
3、“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淡水珍珠贝养殖与育珠岗位,2017-2026。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专项子课题:池蝶蚌种质创制与规模化制种,2018-202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硅藻类C4途径及其苹果酸酶功能研究,2023-2026。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PXN-Integrin-eSOD复合体调控中华绒螯蟹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2022-2025。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观赏鱼长鳍优良性状的分子遗传解析-以暹罗斗鱼为例,2022-2025。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池蝶蚌阿片肽及其受体介导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及其在伤口修复,2019-2022。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池蝶蚌性别分化相关环境因子Fem-1和Tra-2基因家族的表达调控研究,2018-2021。
10、“十三五”、“十四五”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项目,2017-2026。
11、“十四五”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江西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岗位专家,2022-2024。
12、“十四五”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及龟鳖养殖岗位专家,2022-2024。
13、江西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泥鳅优良品种创制与健康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3-2025。
14、江西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江西地方鲫少肌间刺种质创新与新品系选育,2023-2025。
15、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育种攻关项目:中华鳖种业联合育种及产业化推广,2023-2025。
16、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育种攻关项目:草鱼联合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2023-2025。
17、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育种攻关项目:刺鲃联合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2023-2025。
五、近三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授权专利和出版著作、颁布标准等
1、主要论文
[1] Guang Z ,Meng G ,Shujie G , et al. UV filter ethylhexyl salicylate affects cardiovascular development by disrupting lipid metabolism in zebrafish embryos.[J].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3,888.
[2] Yuejie Z,Jun H,Shumin Z, et al. L-selenomethionine affects liver development and glucolipid metabolism by inhibiting autophagy in zebrafish embryos.[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23,252.
[3] Chen Y,Shiyu G,Yingyu Z, et al. The impact of culture systems o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gut metabolome of bighead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J]. Animal microbiome,2023,5(1).
[4] Wanchang Z,Hongru W,C Y D B, et al.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phenotypic diversity in the Betta fish (Betta splendens).[J]. Science advances,2022,8(38).
[5] Yu G, Nakajima K, Gruber A, Rio Bartulos C, Schober AF, Lepetit B, Yohannes E, Matsuda Y, Kroth PG. Mitochondrial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contributes to carbon fixation in the diatom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at low in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s. New Phytol. 2022 Aug;235(4):1379-1393.
[6] Guang Z,Yuejie Z,Jun H, et al. l-selenomethionine induces zebrafish embryo cardiovascular defects via down-regulating expression of lrp2b[J]. Chemosphere,2022,290.
[7] Xianqing W,Shaoqing J,Shuaishuai Z, et al. Enrichment of polystyrene microplastics induces histological damage, oxidative stress, Keap1-Nrf2 signaling pathway-re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loach juveniles (Paramisgurnus dabryanus)[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22,237.
[8] Meng G,Jun H,Yuejie Z, et al. Ferroptosis and Apoptosis Are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L-Selenomethionine-Induced Ocular Defects in Zebrafish Embryo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2,23(9).
[9] Guang Z,Jun H,Meng G, et al. Excessive selenium affects neural development and locomotor behavior of zebrafish embryos.[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22,238.
[10] Xia D,Feng J,Jiawang X, et al. The impact of aquaculture system on the microbiome and gut metabolome of juvenile Chinese softshell turtle (Pelodiscus sinensis)[J]. iMeta,2022,1(2).
[11] Beijuan H ,Jie Z ,Jiayi D , et al. Association of algae diversity and Hyriopsis schlegelii growth in mixed fish-mussel aquaculture[J]. Algal Research,2022,65.
[12] Linjie L ,Cuizhen Z ,Qichen L , et al. Role of peroxinectin in the antibacterial immune response of the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J].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2022,123.
[13] Junqing S,Le G,Bin S, et al. Analysis of pigment cell composition, pigment content, tyrosinase content and activity of three kinds of loaches,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from Poyang Lake.[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21,100(2).
[14] Beijuan H,Jie Z,Huimin Q, et al. Comparison of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volatile flavor compounds among bighead carp from three aquaculture systems[J]. Saudi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2021,28(8).
[15] Rongbin D,Lei L,Zhenying H, et al. In vivo noninvasive and rapid evaluation of pearls in freshwater mussels based on micro-CT[J]. Aquaculture,2021,534.
[16] 熊雅萍,马慧妹,胡蓓娟等.池蝶蚌HsPif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23,47(02):339-344.
[17] 王小敏,周叶,马慧妹等.池蝶蚌IkBa和c-Rel的结构特征及在LPS刺激下的表达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23,47(05):786-795.
[18] 徐红琴,马慧妹,曾起等.温度对池蝶蚌雌雄同体和性逆转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2,46(05):741-753.
授权专利、出版著作、颁布标准
专利:
赵大显、罗德文、卢雅琴、梅峰、张帅帅、吴娣、简少卿、洪一江,一种新型大鲵幼苗运输箱,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2534328.5;
翟瑞祥、邓媛予、陈飞宏、金峰、吴国辉、简少卿、赵大显、洪一江,一种用于甲鱼养殖的自动升降食台,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1 2 2332551.6;
翟瑞祥、李嘉龙、刘雨欣、金峰、吴国辉、简少卿、赵大显、洪一江,一种甲鱼生态养殖池水质净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1 2 0862945.X;
盛军庆、盛斌、林磊、乐顺龙、简少卿、吴娣、刘晓春、胡均浩、洪一江,一种泥鳅孵化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587393.8;
盛军庆、耿诗语、吴娣、乐顺龙、胡蓓娟、简少卿、洪一江,一种泥鳅受精卵孵化池,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383882.1;
盛军庆、关乐、陈纪平、乐顺龙、刘晓春、简少卿、胡蓓娟、张万昌、洪一江,一种泥鳅亲本养殖系统,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587839.7;
翟瑞祥、简少卿、罗德文、张帅帅、李嘉龙、金峰、吴国辉、赵大显、洪一江,一种甲鱼栖息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2022532477;
翟瑞祥、代小惠、金峰、李嘉龙、简少卿、吴国辉、赵大显、洪一江,一种简易甲鱼养殖喂食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2532477.8;
阮庆欣、胡蓓娟、熊雅萍、邱慧敏、邹青青、陈纪平、简少卿、洪一江,一种池蝶蚌幼蚌养殖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428389.7;
邱惠敏、胡蓓娟、熊雅萍、陈纪平、简少卿、洪一江,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783012.3;
金峰、简少卿、张丽雯、李嘉龙、梁玉林、吴国辉、赵大显、洪一江,一种甲鱼蛋自动温控孵化箱,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2477267.3;
金峰、黄培荧、简少卿、李嘉龙、吴国辉、赵大显、洪一江,一种中华鳖鳖卵的孵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430000.2;
出版著作:
1. 稻渔工程——稻田养虾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洪一江主编,2022,
2. 稻渔工程——稻田养鳅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洪一江主编,2022.
3. 稻渔工程——稻田养鱼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洪一江主编,2022.
4. 稻渔工程——稻田养鳖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洪一江主编,2022.
5. 稻渔工程——稻田养蛙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洪一江主编,2022.
6. 稻渔工程——稻渔环境与质量,高等教育出版社,洪一江主编,2022.
7. 湿地中国系列丛书:神州明珠——湖泊湿地,胡蓓娟参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22.
8.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见浮游动物图谱,胡蓓娟参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标准:
1.池蝶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 1151-2021。
2.莲鳖鱼综合种养技术规程,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1672-2022.
3.稻蛙共作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1804-2023.
六、学生培养与就业(主要是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1、学生培养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生物学。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生物学、水产养殖学。
近五年(2018-2023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0人,毕业4人,招收硕士研究生43人,毕业24人。
承担博士研究生课程3门、硕士研究生课程10门。
近五年,本团队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一作,研究生二作)发表论文26篇,申请专利20项,2人次获国家奖学金,获批江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6项,32人次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中8人次作报告。
研究生作为第一参赛人分别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1项,1人次获江西省“十佳实践之星”。
2、学生就业
团队近五年博士研究生毕业4人,硕士研究生毕业24人。其中6名硕士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7人去企业事业单位,专业对口率达到100%。硕士毕业生签约就业比例率为100%,其中前三位签约就业的单位流向,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国有企业(38.5%)、三资企业(19.8%)和党政机关(22.4%)。毕业生签约单位地域分布前三位,比例由高至低分别为江西省、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七、代表性成果
1、代表性成果1:环境友好型淡水珍珠健康养殖与加工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该成果在淡水珍珠蚌良种选育、人工授精技术、原种和良种保护体系、生态养殖理念、珍珠颜色定向培育、优质和特色珍珠育成技术、病害防控、绿色高质化加工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该成果建立了核心家系群和核心种群,提高了受精率和良种覆盖率,实现了养殖废水达标排放。通过研究珍珠蚌食性与水质的关系,创立了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同时,揭示了影响珍珠颜色的因素,实现了不同颜色珍珠定向培育。在加工利用方面,复配出三大系列12个珍珠保健系列产品,提高了珍珠产品附加值。该成果获得了一系列国家专利和学术成果,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人才。该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推广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该成果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井冈山绿色生态立体养殖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等资助。该成果由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农业部“948”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资助。
2、代表性成果2:农渔生态种养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该成果针对鄱阳湖区农渔生态种养,创建了系列关键技术,包括优质种源筛选、循环生态养殖、饵料优化和无环沟稻虾生态种养等。集成了“稻虾、莲虾、稻鳖、莲鳖、芡实鳅”等针对环鄱阳湖区低洼田特点的模式,“稻虾、稻鳖、稻鳅”等针对赣抚平原区和吉泰平原区集中连片田特点的模式,以及“稻蛙、稻鳅蛙、稻鱼、莲鱼、稻鳖、莲鳖、茭白鳖”等针对丘陵山区冷浸田和小型不规则田块特点的模式。同时,创建了产学研一体化高产高效示范推广模式,实现技术普及率达92%以上,减少了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达30%以上。出版《稻渔工程》系列丛书6本,发表了多篇论文和编著,获授权专利和制订标准多项。研究成果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成果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资助。